这样密而不乱的日子持续了一周。陈泽白天跟着艾莉在村子里巡一小圈,像两颗光点在地图上规律移动;晚上他独自巡屋,巡到窗边,巡到井栏边,巡到公会门口那张简告,尾巴轻轻碰一下那两个歪字,像是在数呼x1。他也会偶尔走更远一点,到东边林子的边界停住,用耳朵去听风里那条很细很细的弦声,声音从荒原那边拉来,像有人在黑布底下把锚往一个方向拖。

        第八天生出一个节点——节点往往不大,像一枚钮扣,扣上了,衣角自然贴回衣襟。这天午后,王城的马车意外提早到了。不是近卫,是g0ng廷御诗局的人,车上挂着窄窄的金边旌,旌上的图案不是塔,而是羽毛与月。御诗局不负责兵事,他们负责诗、祝词、瑞兆记录——这是王城的一种T面,也是一种舆论之手。车上下来的是一位年轻nV子,衣料轻,语气也轻,她自报名号:「祈辞官·露娜。」

        露娜对猫没有过分的热情,这让人松一口气;她对周遭的故事b较感兴趣。她坐在井栏边听村民述说,偶尔低头在册页上写几个字,字迹圆润,像会漂。她会在关键处问一个很小、很JiNg确的问题,像从布面挑一根线:「你说像被风推了一下,那风从哪个方向来?」或是:「那一桶水先倒、还是火星先飞?」问得久了,连她自己也被一种结构的乐趣感染,眼睛里的光从纯粹的好奇转为专注。

        问到最後,她看向陈泽。「可以让我写一段关於你的辞吗?」她问,像问一个会说话的人。艾莉替猫回答:「他叫福星。」露娜笑了:「名字先记上。」她把笔尖在纸上抵住,停了很长一秒,像在听某种只有她听得见的节拍,然後写下四个字,再拉出一长串柔软的句子——「金光不求名。」这四个字在纸上不刺眼,却像小鱼钻入水面,带出细密的纹。她写完,轻轻吹了一口气,让墨乾。那口气拂到纸上,纸面竟细细起了一层亮粉,不是颜料,是光。

        雷恩挑眉,柯林这天恰好巡到也在场,他们都看见了那层光。露娜并不张扬,她把册子合上,像什麽也没发生:「辞既成,便可挂在公会。」她说,像把一枚看不见的印章盖在村子的人心里:王城承认它美好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晚,风像被人从冷与热之间调到一个恰好的档位。井边的老人睡得更沉,面包的香在h昏前半刻提前一分飘出来。陈泽坐在窗台,露娜的「金光不求名」在他脑里一遍遍水波似的扩散——这句话b任何赞美都更像一个框,框住一条他愿意走的路:不求名,不等於不计算。他在「不求名」的影子里自由地灵活安排每一个小小的倾斜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把头靠回窗框,准备睡。就在此时,远处山的那边,像有人把一面巨大的布忽然拉起又甩下——黑往上翻,再落。风带来一点鸣,不是鸟,不是兽,是金属在山腹里掠过石壁,长长一声,穿过所有屋顶。他的耳朵立起来,尾尖不自觉敲了一下窗槛。这一击很轻,却JiNg准地击落了窗外一颗从早上便松动的果,果滚到窗沿,又落回土里。落地声把艾莉翻身与嘟囔惊醒,她r0u眼坐起:「福星?」她轻声唤。陈泽跳下,走到她脚边,用头轻顶她的脚背两下,像说:睡吧。艾莉果然放松,重新躺下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的清晨,雾不是来自东边,而是沿着河道。它没有前几回那麽厚,却带着一种「知道路」的笨拙:像一个第一次入城却记了功课的乡下人,步伐欠熟,方向却极准。雾沿河走,走到桥,停住,向上贴,像一张Sh纸贴在木头上,慢慢把木的sEx1深。桥下水声不大,却规律;水的规律与雾的笨拙错开半拍,错得越久,雾就越不耐。陈泽坐在桥头,尾巴绕在脚边,把两者的节拍对在一起——让笨拙听懂规律。规律懂了,雾就下来一寸,不再贴。这一寸够人过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没有示意任何人过。他只是让世界先过去:一片叶、两粒盐、一只不小心被孩子弄掉的鞋扣。它们顺顺地过桥下,雾没有再挑衅。等到第三粒盐落下、融开,雾忽然像想起某个遗失的命令,拐了个弯,沿着另一条小水汊往东。东是荒原的方向。它像被安抚,又像被指路。

        「你在放它走。」柯林站在不远,低声。他不是质问,是确认。陈泽不看他,只把耳朵向他那边动了一下。是,也是不是。他放的是「这一次」,不是每一次。他知道什麽时候该让路,什麽时候该让对方知道路有谁的影子。影子在,你就不会忘记你走过谁的地。

        到这里,第一卷的河道已经画出八成:村子、王城、公会、黑雾、御诗局;人心的秩序安排在井边,世界的秩序试探在林边与桥上。陈泽把每一处的倾斜记在心里,像记帐。他开始规律地做几件很小的事:每天清晨在井栏边绕一圈,让水的气息记起他的味道;每午後去桥头坐一刻,让树的影子记起他的重量;每h昏到公会门口看一次那张简告,让字记起他的目光。这些小事没有声响,却是某种契约:他与村子在做互相记得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