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场结束後的几周,的生活节奏起了变化。那一晚的火光仍残留在心口,像是余烬烧得发烫,提醒着六个人——这不是梦,而是必须付诸现实的承诺。於是,他们决定着手筹备第一张专辑。
黎羽依旧在咖啡店里穿梭。她端着一杯拿铁放到客人桌上,嘴角挂着微笑,可心里却在默数拍点。牛N蒸气嘶嘶作响的节奏,仿佛正是鼓声的影子。休息时,她常把小笔记本摊在柜台後,飞快写下脑中闪过的旋律和词句。她明白,这张专辑不仅是乐团的下一步,更是让自己声音推得更远的唯一方式。
贺言司白天在音乐教室里教鼓,偶尔也去录音室当助理,帮人搬器材、调试麦克风。生活依旧繁忙,可心思却早已被团的未来占满。他一遍遍回想专场当晚舞台上的画面,尤其是黎羽在灯光下的眼神。那份专注与真挚,让他在收好鼓bAng的每个夜晚都更坚定:这不只是梦想,而是值得他用尽全力守护的东西。鼓点於他而言,不只是节奏,更是要让所有人相信——的声音,能承受任何挑战。
苍岬则继续在琴行里工作。调音、换弦、测试,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流程,但只要手指滑过弦线,他脑中就会浮现专辑里的新旋律。他依旧话不多,但在创作会议上,却异常坚持。他的Solo总能把情绪推至极致,像是要用吉他替自己说话。录音时,他闭着眼,任由音符像cHa0水般汹涌倾泻,彷佛将自己心底深处的孤寂与渴望全盘托出。
辰洛的设计公司桌面上,常常同时开着两个档案:一边是客户的广告提案,另一边则是专辑海报的草稿。他是团里最活跃的人,录音时总是第一个开口:「这里加快一点会更爽!」或「副歌要爆一点才对!」他的心境简单却真诚——这张专辑必须要帅,要热血,要让观众一听就忍不住跟着跳。他的笑声,成了录音室里紧张空气的调味剂。
柏深则过着自由接案音乐人的日子。工作行程满满,但在每个案件中,他都偷偷留下一些空间,留给。他是录音时最冷静的一个,总能在争执白热化时,用一句话拉回焦点。「速度可以改,但先听听彼此要表达的东西。」像水润泽火焰。对他来说,专辑的重点不只是展示,而是平衡——爆发与静谧、实验与旋律,都该共存。他表面冷淡,却在注意到璃空的低音线与自己音sE紧密契合时,心口涌出一丝骄傲,甚至连自己都没察觉,那眼神b平常多停了一秒。
璃空依旧在出版社打工,白天翻阅稿件,夜里抱着贝斯。她不常表露情绪,但专场後,听见观众赞美低音的稳定,她第一次真切感觉到「被听见」。於是,她b以往更加用心地雕琢每一条贝斯线,调音sE调到深夜。她的心境复杂:既希望团被更多人听见,又隐隐害怕,光太亮时会照出自己脆弱的一面。可当柏深在排练後对她说「你的低音稳得让人安心」时,那份被压抑的情感,悄悄在心底被点燃。
争执总是免不了的。辰洛主张快,璃空却坚持要稳,两人一度僵持。苍岬的Solo常常拖长,言司则要求节奏能承受现场强度。每次气氛快要剑拔弩张,黎羽就会在麦克风前笑着提醒:「我们不是为了谁对谁错,而是为了这张专辑。」那笑声,像是为每个人松开了一个结。
日复一日的录音室里,他们争吵过、笑过,也曾在深夜录完後,一起坐在街角沉默,只听彼此的呼x1与心跳。随着每一首歌逐渐成形,他们越来越清楚,这已经不是六个人各自的梦,而是一个乐团正在诞生的声音。
专辑取名《未央的轨迹》,象徵着这段旅程没有尽头。从黎羽的笔记本,到言司的鼓点,从苍岬的高亢旋律,到辰洛的鲜明律动,再到柏深与璃空的低音共鸣,他们用无数个日夜,把这张专辑r0u进生命里。
而在录音结束的某一晚,六人走出录音室时,城市灯火还未熄灭。黎羽背着包,站在夜风里,忍不住笑着说:「下一场演出,我想唱得更自由一点。不只是表演,而是把我们的声音推得更远。」
灯光下,他们彼此望着,没有人出声,却都明白——从这一刻起,他们已经踏上属於自己的轨道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;http://www.meisujia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