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,海风把东京的热浪被吹得行人脸上直冒汗。航班照例起飞,照例有孩子哭闹、乘客按铃、空姐在过道里推着饮料车。但对今天的乘务长陈雨彤来说,这趟航班格外麻烦。
商务舱只有一个未成年乘客。一个瘦小的十五岁少年,戴着耳机,手指在iPad屏幕上飞快地点着,像在和什么人拼命搏斗。乘务长不得不记下他喝掉的可乐数量——四罐。因为在家长委托时,特意叮嘱过:不能让孩子喝太多饮料。
“小朋友,飞机还有三十分钟就要降落了,当地时间14点30分,地面温度二十八度。”她微笑着提醒,声音甜美得像练习过,“等会出了海关,你叔叔来接你吗?”
“嗯,我叔叔会来。”林尚德头也没抬,眼神紧盯着屏幕。炉石传说里,他的牧师正被压着打,血量像沙漏里最后几粒沙,怎么也翻不回来。
三年前随父母搬去日本时,林尚德改了这个名字。爸爸说,这是中日通用的好名字,T面又有内涵。他最开始也觉得没什么,直到有一次剃了光头,被好朋友调侃:“和尚君!”之后,就开始留起了长发。
后来他才知道,这名字确实是个和尚取的。爸爸的同事源谦信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神社主持。神庙里的主持掐指一算,说这个名字够厚重有福德。他不明白什么意思,反正也没人给他解释。
“等会降落就要收起来了。”空姐弯腰,把他的椅背调直。
“没事,我现在就关掉。”屏幕上亮起“失败”,牧师倒下。他叹口气,把平板合上,目光投向窗外。
远处是密密麻麻的房屋和绿地,像一张被放大的地图。飞机下降时,他喜欢看那些房子和道路一点点缩小成模型,就像俯瞰一张庞大的游戏地图。眼睛极好的他甚至能看清公路上人们的动作:有人低头打电话,有人在自家门口吃西瓜。
他一直觉得自己眼睛越来越好,远近都看得清楚。他把原因归结为妈妈遗传的好天赋——拳击手的“动态视力”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