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此,他否决了这个提案。
紧接着,陶宇达提出了制造大量星际探测器的方案。
按照他的设想,通常情况下的星际探测器会处于半休眠状态。
一旦发现超过阈值的现象,通过【壹】的初步筛选后,预警信息才会传递至舰队主脑【零】。
如此一来,零的算力占用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,“情报网”的稳定性也有了极大的提升。
但……这依旧没有解决根本问题。
它不仅耗时漫长,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资源。
制造遍布宇宙的探测器……
就算是拥有零的人类文明,这项计划恐怕也是以万年来计算的。
然后是第三项、第四项、第五项方案……
经过十数轮的讨论后,吕永昌在【遗落虫族】的启发下,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——自分裂探测器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