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在大量资源的堆砌下,仅仅一个月时间,三号材料实验室的致密氦生产装置便被改造成了致密氢生产装置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月后。

        吕永昌站在材料研发中心三号实验室的主控台前。

        全息投影中,实质化光线构筑的“光板”明亮耀眼,映照着周围所有人紧张的神色——吕永昌除外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对自己的计算有充分的信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实验正式开始。

        氢原子喷口从“光板”上方缓缓伸出,将大量的氢原子喷向“光板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高速飞行的氢原子,在即将与“光板”碰撞的那一刻,被周围的大统一场牢牢锁死在“光板”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如果用微观视角观察,就能轻而易举地观察到,这些氢原子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随着实验进入第二阶段,在大统一场控制装置的推动下,氢原子之间的间距飞速缩小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