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乐意事后多方打听才知道缺少罪证只是一个方面,至少已有的问题也足以让此人先受些苦头才对。而没有这么做的原因却是这个城守是当朝一个大员的心腹,虽然这人没有向六扇门施压,但是却不得不顾忌一下此人。
所以无法拷打刑讯,也就无法得出最直观的罪证!
李乐意告诉了郝蛋儿这个消息,让这个孩子看见了权势的力量,所以下定决心要成为当朝的大员!
自此郝蛋儿改名为郝功名,并且激愤之下在当日进行了学院的考核,成功的摆脱了伴读的身份,成了书院正式学员,可以开始习练武艺了。
同年成功的拜入了号称天祺执笔的大儒,张戬先生门下。这位张戬先生是天榜大儒张载的胞弟,此时是位列地榜三甲的顶尖高手。能拜入他的门下,成了郝功名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之一。
这位先生可谓是有趣的很,本来对于做官一点兴趣也没有,但是因为家贫和父兄劝解说古人云:“做官不是因贫穷,但有时确因贫穷而不得不为官”,他才勉强应试乡贡。
身上有了功名,却对此毫无兴趣,所以专门领了闲职躲在书院里边教书治学。
只是自打郝功名对于权势有了执念之后,他对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总是有些迁就。虽然没到低声下气的地步,但总像是低人一等一般。
好在张戬先生一直悉心引导着郝功名,才没让他走上歧路。在这段学习的日子里,他把张戬现身常说的一句话牢记于心。既是孟子离娄下中的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犹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犹己饥之也”。
经过苦心治学,走上政途。也终于破开地境藩篱,一朝悟道成为地境高人,时年二十五岁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;http://www.meisujia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