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义军大将卢从史负责奉迎宦官,迎奉的途中,他疯狂的贿赂宦官,同时自请担任节度使。
面对卢从史的丰厚的贿赂,宦官们非常懂得其中你不收,我不收,耿公公怎么收的道理。
于是,李公公收了,赵公公收了,耿公公自然也收了。
耿公公收了,卢从史自然就有进步的空间,被照顾的舒舒服服,捞得盆满钵满的宦官们自然推荐卢从史接任。
德宗皇帝对于宦官的信任整个唐代十八位皇帝中也是人可及,甚至将神策军都交给了宦官去掌控。
自己自己信任的宦官推荐,德宗自然应允。
就这样,意料之外,又情理之中的,卢从史就成为了朝廷河北最重要昭义的节度使。
然而,卢从史担任节度使后,行为却逐渐狂恣,趁着李诵登基之后朝廷的乱局,昭义军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。
等到退位了李诵兴庆宫击溃了俱文珍发动的叛乱,彻底稳定了长安,稳定了关中的局势的时候,卢从史已经然完成了对于昭义军的大清洗。
昭义军中的主要将校,昭义军下辖的主要文武官员,已经被卢从史完成替换,可以说,卢从史已经将整个义成军收入了自己的囊中。
昭义军的变化自然不是李诵所希望的,而李诵也确实第一时间就考虑了收拾昭义军,收拾卢从史的办法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