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靠机械构件的弩失射程更远,威力更大,选拔上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,弩兵训练起来也较为简单。
如果弩失足够的,劲弩的零件不会损坏,甚至可以一直射击下去。
相比较简单、便捷的弩,弓箭手的选拔极为严苛,膀大腰圆,一身腱子肉只是入门的标准。
他们不仅要有强大的臂力,还要具有良好的体质,反应速度快、射击目标精准。
一个优秀的弓箭手往往需要两到三年的训练,在身体条件达标的,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,也需要至少六个月的时间。
而且哪怕最优秀的弓箭手,连续张弓搭箭射击十一或者十二次之后胳膊基本也就废了,需要足够的休息才能让胳膊恢复力量,再次开弓。
从制造和保养的难度上,《唐六典》有云,弓之制有四:一曰长弓,二曰角弓,三曰稍弓,四曰格弓。长弓以桑柘,步兵用之;角弓以筋角,骑兵用之;稍弓,短弓也,利于近射。
以唐军步卒使用的长弓来说,从选材到制作,再到定型,周期长达一年之久,
相比较无论是制作还是保养都极为严苛的弓,由机械零件打造的弩,最重要的却是制造工艺、铸造工艺以及优秀的工匠。
在大唐巅峰时期,弩的制作比弓要简单。
随着安史之乱后国力的衰弱,弩的制作难度超过了弓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