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後续的收尾过於急促,无法好好梳理进行的时间线所遇到的状况,且大部分都靠着时舜辰将一切「说」出来,这个部分很可惜,理应在苏韶甯知道时舜辰的真相後,两个人应该一起找出凶手,哪怕过程读者已经依稀猜到,但可能要让主角们去「找」出来会更好,或者让他们去「验证」,而非纯粹用角sE「心境」去补足剧情。
另外,还有一个小疑问是,时舜辰试了几次都失败,而且还发现跟游妈妈有关後,他没有想过不让苏韶甯加入社团吗?
五、角sE心得:
苏韶甯虽然是本作的主角,但在该故事的设计里,她被迫作为一个「被动」的角sE,尤其她的命运多半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但是她对於大提琴的渴望与热Ai,充分地透过作者的文字传达出去了。
虽然她背负了许多不属於她的仇恨,她仍然有走出属於自己的路,严格来说,她真的是一个很衰的人。在之前的学校被欺负也不是她的问题,後来又被灭口也只是刚好「目睹」案发现场。
不过反之,由於主视角押在苏韶甯,导致时舜辰的心境,以及角sE成长曲线就显得相对平缓,尤其故事又是以他作为开篇,却在後半段他揭露真相时,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感人程度。
除了作者只剩下三章要解释来龙去脉,篇幅不够烘托情绪与氛围外,大多时候的读者是看不到时舜辰的努力,所以这个部分,也能理解作者可能会受限於视角问题,无法处理得太细致,同时,也感受不到两人间的悸动,真的非常可惜。
不过当时舜辰略显崩溃地表示,他不只想救苏韶甯,也想跳脱这个无止尽的回圈时,我也能T会到他的无奈与痛苦。
那毕竟是他所Ai之人,光一次救不了她就已经够痛彻心扉了,他却得T验到五次,甚至是先给予希望再施以绝望的来回折磨,因此这个角sE他本身的厚度应该会再更多层次。
六、总结:
《献给明日的乐章》是一部以「时间回溯」为核心,包裹了青春校园与悬疑命案的。作者巧妙地以弦乐社为舞台,将音乐的流动、青春的躁动与命运的无常交织在一起。
故事以「苏韶甯必须Si」作为开场,不仅立下强烈的悬念,也为後续的穿越铺下命运的伏笔。整T而言,本作的优势在於其缜密的设计与节奏感,尤其「两真一假」的桥段堪称全篇亮点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