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长青每次去,都会挑镇上最热闹的酒楼,找个显眼的位置坐下,将筐里的丹木果摆出来,红彤彤的果实格外惹眼。他也不吆喝,只是静静坐着,等着人来问。
「哟,老丈,这果子看着挺稀罕,啥来头啊?」一个穿着绸缎长衫的中年商人走了过来,捻起一颗丹木果,放在鼻下闻了闻,眼中露出几分好奇。
李长青笑眯眯地拱手,声音温和:「客官好眼力,这是我们奎山独有的丹木果,甜如蜜糖不说,吃了还能数日不饿,行军打仗、长途跋涉,最是合适。」他一边说,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张粗糙的布单,上面写着丹木果的功效,递给商人看。
那商人挑了挑眉,咬了一口,果汁四溅,满口甜香,忍不住点头:「确实不错!老丈,这果子我买了,多少银子一筐?」李长青摆摆手,笑得意味深长:「银子不急,若是客官有门路,能帮我引荐几位大人物,譬如仙门中人,这果子我白送一筐又何妨?」
商人一听这话,哈哈一笑:「老丈倒是会做生意,不过仙门中人哪是那麽好见?我只是个跑商的,顶多认识几个城里的富户,仙门的事,实在是Ai莫能助啊。」说罢,他掏出几两银子,买了一小袋丹木果,摇头离去。
这样的场景,李长青这些年不知经历了多少次。他走过青石镇,又去了更远的云水城,甚至还托人将丹木果送到了边关的军营,可每次的结果都差不多——客商们对丹木果赞不绝口,却无人能为他牵线搭桥,引荐到修仙门派。
他不免有些失望,但从未放弃,每隔数月,便再背一筐果子出门,风雨无阻。
有几次,他终於等来了几位看似有些背景的大人物。一次,是个自称来自云水城大户人家的管事,姓王,四十多岁,穿着锦袍,腰间挂着玉佩,身後还跟着两个小厮,气势颇足。
李长青忙迎上去,热情地介绍丹木果,顺便试探道:「王管事,您在云水城见多识广,可曾认识些仙门中人?我这丹木果虽是山间野果,却有奇效,若能献给仙门,定能派上用场。」
王管事听罢,捋了捋胡须,笑得有些敷衍:「仙门?哈哈,老丈说笑了,那些高人哪是我们能攀上的?我家老爷虽有些薄财,却也只是凡俗之人,仙门的事,想都别想。」他虽没帮上忙,却对丹木果颇感兴趣,买了两筐回去,说是送给老爷尝鲜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