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五中文 > 综合其他 > 浮玉录 >
        民国二十一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,晨

        漫长的停灵期终于接近尾声。风水先生择定的吉日就在眼前,什锦花园上下为此已筹备月余。

        天色未明,铅灰色的云层已低低压在北平城头,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土腥气。辰时刚过,冰冷的雨水便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,及至巳时出殡吉辰,雨势不减反增,化为一场笼罩天地的绵密寒雨。雨水敲打着吴公馆的屋瓦庭树,冲刷着满园触目惊心的素白,在青石地面积起片片水洼。天地间一片灰蒙,肃杀之气弥漫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天公不作美,出殡的仪仗却早已按最高规制陈设完毕。府门内外,一切井然有序,显露出大家族治丧的严谨与底蕴。素彩牌楼在雨中静默矗立,垂下的巨幅白色挽联虽被雨水浸透,墨迹却愈发森然刺目。无数白纸灯笼在风雨中摇曳,发出惨淡的光晕。为应对大雨,仪仗队伍备足了油布、雨伞,杠夫们亦在孝服外罩上了蓑衣,确保仪式庄重进行,不因天气而潦草。

        府门外,早已是人山人海,车马塞途。前来送殡的各方人士,无论身份尊卑,皆冒雨而立,黑压压一片肃穆的身影。雨水顺着帽檐、伞沿流淌,却无人喧哗躁动,唯有哀乐低回,混合着雨声,更添悲凉。

        吉时将至,灵堂内烛火通明,香烟缭绕。

        吴家主母张佩如身穿最重的“斩衰”孝服,由两名贴身嬷嬷一左一右稳稳搀扶着。连日悲恸与守灵已耗尽她的心力,面容枯槁,眼神空洞地望着夫君的棺椁,仿佛魂魄已随之而去大半。雨水敲打窗棂的急促声响,如同砸在她的心上,加剧着那份无处宣泄的凄楚与绝望。

        长子吴道时,身为承重孙,亦服“斩衰”。他一身粗麻重孝,腰系麻绳,头戴麻冠,脚着草鞋,挺直如松地立于灵柩侧前。雨水带来的寒意涌入灵堂,他恍若未觉,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深不见底,将所有翻涌的情绪死死压住,冷静地掌控着全局。他是今日这场盛大葬礼的主心骨,不容有一丝一毫的差池。

        长女吴灼,服“齐衰”孝服,麻布略细,缝边整齐。她脸色苍白,大病初愈的身体在湿冷空气中微微颤抖,一身缟素更显其身形纤弱。但她的眼神却异常坚定,紧抿的嘴唇透着一股与柔美外表不符的倔强。林婉清紧紧陪在她身侧,为其撑伞,并随时准备搀扶。

        年仅十岁的吴树穿着合身的“齐衰”孝服,小脸紧绷,努力模仿着大哥的沉稳姿态,紧挨着母亲张佩如。他眼中除了悲伤,更多了一丝被这场严肃宏大场面催生出的紧张与超越年龄的懂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府门外,前来送殡的队伍绵延不绝。北洋旧部与挚友中,众多鬓发斑白的老者聚集在前,许多人老泪纵横,不顾雨水泥泞,坚持要送玉帅最后一程。他们的存在,是那个时代最后的背影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